百度   当诗词、国宝等成为2017年的超级文化现象,在国学热、学习传统文化不断蔓延的当下,《我爱诗词》的相声表演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国宝回归”环节,张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与《丝路山水地图》一同亮相舞台,这幅长达30余米,流落国外如今重回祖国的巨幅画作,让人心潮澎湃,感动无比……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穿越千年却也宛如初见,不断地传承与发展增添无限魅力。

日前,2025年金牛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1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全面打造立体化智慧化人才工作格局,充分激发双创活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人才是金牛最宝贵的第一资源。”金牛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长期以来,成都市金牛区坚持把人才当作创新发展的最强驱动和最强引擎,以“零距离”“有温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服务生态,吸引集聚43万人才扎根发展。

2025年金牛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1次全体会议

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

何以引才?生态筑基

要厘清金牛区与人才的黏度,先看人才环境。金牛区拥有大院大所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650余家、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238个,创新资源富集,为人才的集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事业舞台。

再看政策。金牛区先后制定“高层次人才9条”“大院大所11条”“骄子18条”“创新创业就业9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1+2+N”人才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来金牛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年印发的《成都市金牛区强化现代都市产业体系人才支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政策》从人才评价、项目落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和人才服务等5个方面系统谋划人才安心举措。

对人才而言,何为金牛?是连续3年获评的“中国最佳引才城区”。过去五年,在这里,全国第二个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揭牌运行,成都市首个户政类人才落户“主题式”套餐服务发布,成都首家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揭牌。

金牛区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增强人才吸引力、归属感,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筑牢了发展根基。

链上骄子轨道交通专场

怎样育才?靶向需求

3月,产业人才的系列讲堂—链上骄子·人才交流荟首场启动。

4月,为创新创业团队量身定制的创业辅导培训接连开展。

5月,首批9名“四向联动”产业导师上岗,加快推进校企人才联合培养。

6月,“骄子满园”技术经理人实训营开讲。

7月,“枣子巷技能夜校”正式亮灯开课。

一系列人才培育举措的开展,意味着金牛区正加快构建精准高效、丰富多元、覆盖广泛的人才赋能矩阵。

为了让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实际,金牛区出台政策全力支持院所、企业与高校合作“订单式”培养产业人才,给予单位最高30万元补贴。这一举措,引来校企频频点赞。

“这对于校企携手打造‘课堂—产线—研发’一体化培养场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共同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铁二院人力资源负责人说。

开展创新创业团队洽谈对接

“人才服务流动站”开进中铁产业园

凭何留才?真情陪伴

对于初到金牛的年轻人,金牛区精心准备了“见面礼”。实习可以享受最长6个月的实习补贴和最长15天的免费住宿,入职可以享受最高7.2万元生活补贴,落户可享受最高7200元生活消费礼包,租房可享受最高40%、最长1年租金补贴,买房可享受最高8万元居家礼包……这一系列为人才量身打造的政策服务礼包覆盖了青年人才从实习到入职、落户、租房、买房全成长周期。

6月,金牛区“人才服务流动站”首站上线,通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主动出击,以“人才出题+团队解题”的服务模式,将服务“热线”接入园区“一线”,配套推出政策码、申报码、资讯码,近距离为人才提供人才认定、政策申报、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当前,金牛区为人才量身打造的“15分钟服务圈”还在不断优化升级。

2025校院企地“四向联动”座谈会

人才新政宣传册

如何用才?源头激活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对于人才,金牛区从发展实际出发,创新探索人才评价体系。建立A—F类动态人才目录,通过“积分制”“举荐制”“试点直通”等灵活方式,赋予用人主体和专家人才认定权,让每一名实干者都能获得认可。

对于释放人才活力,金牛区也做出诸多探索。比如,打造成都市科技领军人才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围绕人才成果“创造—发现—熟化—孵化—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比如,开展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三类主体”的重大创新平台全覆盖“大走访”行动,帮助释放人才成果价值。再比如,创新“四向联动”人才交流机制,设立首席顾问、科技副总、产业导师和合作专员四类岗位,打破劳动关系壁垒,让人才得以自由流动,从而带动校院企地实现知识、技术、平台、信息和服务“五大共享”。

对于人才创新激励,金牛区以政策推动人才“单向扶持”升级为用人主体和人才“双向赋能”。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育奖励、核心关键人才激励、科技创新攻关资助等方式,赋能用人主体靠前引育人才。

面向“十五五”,金牛区的人才工作发力方向更为明晰。一是聚焦靶向引育,紧扣“3+4+N”产业体系和重点产业链,精准吸引集聚一流人才队伍;二是坚持破立并举,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将建立更科学的评价机制、实施更灵活的激励机制、创新更实用的使用机制;三是坚持用心用情,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大力推行人才政策“直达快享”,持续深化“金牛骄子”品牌建设,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杨蓉)

编辑:王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